EN
新葡萄京娱乐场app?>?详情页

三企业:找准改革“关键点” 提升企业“造血”能力

时间:2022年09月27日 编辑:王静煊 来源:三企业 点击量: 【字体:

  在扎实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进程中,三企业摸清、找准改革关键点,逐层递进做好“人的工作”,在育人、选人、留人上去痛点、疏堵点,激发人才活力,提高人才效率,推动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为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添动力、赋新能。

  育人不能“随波”要“推波”

  “我2016年参加工作,经过岗位磨炼,感觉自己在业务水平上有所提高,但对标企业‘1369’成长计划中的6年任职企业中层序列目标,我认为自己在管理能力方面还有明显欠缺。”8月中旬,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在三企业召开,参加会议的57人,大多是入职6至7年来自基层项目部的高校毕业生。

  了解成长动态,才能合理制定成长计划。三企业把握人才培养根本,科学搭建人才梯队的同时通过掌握高校毕业生的所思、所想、所盼,充分挖掘青年职工管企治企能力,并为其拓宽职业发展通道,点起一盏盏职场“引路灯”。

  有了“成长指南”还不够,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三企业还明确提出了“精一门、会两门、懂三招”的综合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引导广大职工保持学习劲头,提升履职能力,从而不断适应行业技术升级,符合企业发展需求。

  “秉着不能让人才‘随波逐流’的观念,大家精心呵护每一朵‘浪花’,力争让大家在‘1369’人才工程中不掉队,最终实现企业人才内循环目标。”座谈会上,三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这样说。

  据统计,近年来,三企业累计择优提拔186名本科生到两级中层管理人员序列,为企业恒久打造人才“蓄水池”引入了源头活水。

  选人不要“圣人”要“胜任”

  市场化用工是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促进企业人员有序流动,激发企业活力、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保障。如何让“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成为常态?三企业通过公开竞聘、择优上岗,实现“新陈代谢”。

  “如果由我担任这个项目总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施工管理组织……”5月28日,首次参加“揭榜挂帅”的项目部工程部部长漆亿亿对这场公开竞聘印象深刻。现场不看“身份”、不比“资历”,掀开业务“遮羞布”后,角逐全凭各自谈能力、亮成绩。“公开竞聘好比是一把标尺,它公平公正地让我看到差距,也指出了前进方向。”

  当前,对重点工程项目实行公开竞聘,既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又是组建高质量管理团队的必然要求。在让有能力者揭榜挂帅的同时也对广大干部职工释放出一个信号,“躺平”不可取,“躺赢”更不可能,只有实干才能破解“本领恐慌”。

  通过竞争上岗机制逐步的规范化、常态化,半年多来,三企业累计发布新开工项目、本部管理人员岗位1497个,参与竞聘2285人次,让“有为才有位”的奋斗理念在企业上下逐渐深入人心。

  留人不可“平均”要“凭力”

  对于企业来说,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离不开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是将企业内部压力变动力的最佳手段,但制度的实行万万不能打着“好人主义”的招牌。

  2020年,三企业职代会上“完工清算奖励”票决一举打碎了不少人心中只要是“铁饭碗”,多少都一样的“佛系”认知。通过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工期为主线、以安全质量为保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推行全员绩效考核机制,并建立刚性兑现、赏罚分明的分配秩序,深深激发了职工的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拉开差距、能增能减。”正是在薪酬分配指挥棒作用下,企业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发挥明显增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职工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企业的生产力也得到充分释放,形成了企业与职工利益共同,职工与企业共创共享发展成果战略目标的有机统一。

  下一步,三企业将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内生动力与活力,以增强企业“造血”功能为关键,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