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神朔项目部 编辑:母晓君、崔孝志
朋友你也许去过长江,可你是否还能隐约听到那悲怆、嘹亮、回荡在中华文明长廊里的纤夫号子,那张扬着川渝人独特风骨的声音,那声音披肝沥胆,那声音荡气回肠。
今天太行深处,有一群川渝汉子,这个不足二十人组成的施工队伍里、每天都发生着不寻常的故事。大山深处依稀传来了那独特的声音,那声音呀令人万千遐思,胸怀激荡。
作业队的定盘星---陈南彬
初见陈南彬,他穿一身新葡萄京娱乐场app作业服,操一口浓重的川南话,那黝黑微笑的脸上,镶着一双由于操劳而略带血丝的大眼睛。脊背微驼,由于健壮显得稍胖,是一个地道的‘车轴汉子’。陈队长1964年生于山城重庆,88年参加工作,工作后以其勤奋扎实的作风二零零二年便走上了铁路工程施工队长的岗位,在这个铁路工程最关键的前沿阵地上跌跌撞撞一干就是十二个年头。
2014年2 月,作业队正式进驻企业中标承建的朔黄铁路LTE宽带移动通信工程二标段的滴流蹬-----猴刎段,该项工程是国家科委立项的中国铁路乃至世界铁路最新技术?4G通信,科技含量高;施工环境以及工程标准和质量要求对于施工队来讲都是前所未有的;28公里的施工路径里桥梁就有11座,隧道17个,整个施工现场,山川环抱,桥遂相连,再加上施工在运输任务格外繁忙的既有复线线路上展开(平均不到五分钟一趟载运万吨货物的超长列车通过),在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时,陈南彬主动贴近群众,让大家来参与管理,将科学管理与职工主人翁意识揉成一团,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几个月来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大家平均每天工作十余小时,披星戴月、任劳任怨。
2014年5月6日凌晨4:30分,作业队天窗点施工班前点名,当点到铁路技校新近来队里实习的两名学生时,有人答说:病了。陈队长顿了一下说了声:病了,哦,那大家先接着说。紧接着陈队长用低沉的声音,干净利落的语速将当天施工天窗点给点时间,三个隧道不同的施工项目,负责人,以及各施工点的关门防护,现场施工防护,施工中将要重点注意的几趟其他单位将要通过施工点的机车车辆;大家要携带的工具、材料还有施工人员到达施工地点所要乘行的车辆等等,从开始施工到结束以及可能要遇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迅速,清晰,详尽地一一交代清楚。整个点名时间前后不到十分钟,内容详尽,参加点名的所有人员每听到相关自己的内容都会答到“清楚、清楚!”
上午10:30分左右,各路施工人员完成了天窗点工作陆续返回驻地,陈队长向副队长交代了下午的工作安排便匆匆走进食堂、端着两碗热乎乎的面条上楼看望实习生;陈队长一进门见两人依旧蒙头酣睡,便轻声说道:“你们两个娃娃病的不轻呀,有病也得吃饭塞”。见到两人好像没啥反应,一旁站立着的老师傅上前掀开两人的被角,说了句:“起来,有啥子病嘛,队长来看你们了”,两人这才坐起,扭身,扬头诧异地看着陈队长。陈队长始终微笑着,朝室内人们示意请他们离开,两名学生读到这位像兄弟如长辈的汉子的真诚,也就开口说道:“队长大家没有病,只是这里的条件太苦,工作的时间太长了,太累,大家干不了”。“哈哈哈....”听了这话,陈队长反而开心地笑出了声,亲切地说:“有啥子事,也要吃饭,吃完再说嘛”。最终队长的劝导、没能留住他们,第二天一早陈队长还是执意要送送实习生,上车前相互握手告别时一个实习生说:“谢谢、谢谢队里这些天的照顾”,“谢啥子嘛,你俩和我的孩子差不多大,上车、上车吧”,汽车很快沿山脚转弯,消失在陈队长的视线,可他依旧铁塔般伫立在那里、远远地眺望,不知道他此刻的心里在想什么?也许此刻他想望穿这连绵起伏的群山,看看自己心爱的家人;也许此刻他在心里说:娃娃、这是多好的工作塞,如果这也叫苦,格老子、就让大家把它吃光,让娃们后面没有苦撒!
施工队的骆驼---龙富平
施工队有一个遇到艰难冲在前最前面的人、别人没上班他就开始忙活的人、每天上班背的工具包最重的一个人、下班吃饭回来最晚的人、别人休息他仍然忙忙活的一个人。他就是施工队里多年来模范共产党员--龙富平。
龙富平,1970年10月生于重庆,18岁就参加了工作。参加工作以来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工作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在党组织的培养下1994年11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以真正共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班组,奉献在岗位,用自己真实感人的行动默默地践行入党誓言,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共产党员的颂歌!
2014年5月13日晚,按照队里报批计划第二天早上6点到10点是施工队施工天窗。届时全队将在张家坪隧道,峪口1号、2号隧道,檀山坪隧道分别进行打眼、上卡、吊挂光缆等项施工。晚上大家吃过饭就要抓紧准备,准备着最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推进施工进度。昏黄的灯影下龙富平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按照各个施工点的施工内容、缜密配好各种施工材料和机具。太行山五月的夜晚透着凉意,龙富平在忙碌一阵子后,却早已汗水涔涔了。次日凌晨三点,龙福平早早从床上爬起来,他要在点名前把昨晚做好的工作再次挨项检查一遍,匆匆地刨了点饭,凌晨四点半点完名就登上汽车,在朦胧的晨曦中赶往施工地点,到达目的地后,他立马带领施工人员地进行现场防护,等到给点令下便和施工人员迅速进入隧道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施工,只见他一边大声询问防护位置,一边背起重达二十斤装着安全应急用品的工具包,从隧道一头赶到另一头,几个小时的天窗点里他的嗓子喊哑了,可还是不停地催促各点的工作进度以及询问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施工结束后,当所有工作人员安全的撤离现场登上返程汽车,他才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靠着汽车座椅,不一会便睡着了。
作业队的看家宝---技术员刘瓒
刘瓒是施工队里一个年轻的技术员,1981年生人,尽管一线工程队技术岗位工作比较辛苦,但是他摸爬滚打十个年头,无怨无悔。工程队进入朔黄施工前期工作时,小刘白天与陈队一起进行施工调查,晚上认真的研究施工图纸,统计桥、隧、路肩、边坡数量,核对施工材料,确定光缆接头、余留位置等。小刘每天带领民工挖掘光缆沟槽,隧道打眼,铺设光缆、吊挂光缆漏缆等等,队领导指到哪里,他就勤奋的工作在哪里。一次,领导安排小刘带领民工于次日凌晨6至9点的天窗点在5112米长的水泉湾隧道内制作RRU机房接地防雷网工作,这项工作的关键是需要用空压机为动力的风钻在机房内钻出六个1.2米深的孔,了解朔黄铁路遂道内施工的同志都知道这将是场艰辛的战斗,小刘在接到任务后领取了几个口罩,第二天准点进入隧道开始了施工。天窗点结束后,只见一个好似刚从煤堆里爬出来的黑猴子走进工点,小刘声音沙哑断续地向领导汇报:“干了两个机房,12个孔,顺利完成任务!”。
入夜时分劳累一天的同志们早早地进入了梦乡,可是无论一天的工作怎样的辛苦小刘都不会马上休息,他总会用清凉油匆匆在太阳穴涂抹两下,在自己的单人床上支起一张简易小桌,打开电脑就开始记录一整天的施工情况,整应当天施工影像资料,修改图纸与现场不符的地方,统计工作进度,汇总的各项数据等制成电子版的材料上传到项目部调度,以便项目部能够及时准确、详尽把握现场的第一手材料,快速科学决策,推动各项施工进程。
每天8点30分小刘小桌上的手机会准时响起悦耳的铃声,这时小刘一准会放下手里的活,迅速抓起手机,去倾听远方两个女人的心声,每一次他最担心听到哽咽抽泣,最想听到的是电话那边的笑语,而听到最多的是女儿奶声奶气的声音,那声音常常重复着一句话:爸爸,我想你,我不要好吃的,不要好玩的了,你早点回来,送我去幼儿园,带我去玩......
滴流磴作业队仅仅是新葡萄京娱乐场app新葡萄京娱乐场app承建的朔黄铁路LTE二标施工中的作业队之一,但就是这样一群普通的人,保证着朔黄铁路LTE这个重点工程节点工期的兑现,不断刷新铁路施工光缆敷设的一项项新纪录,赢得了业主、监理单位对他们信任。
朋友,你即便是去过长江,但是你早已不可能听见那渐行渐远的纤夫号子了,倘若你对那扣人心弦的号子有兴趣,那就到这太行深处来呵,您一定不虚此行!
编辑: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