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京娱乐场app?>?详情页

论财富自由与人身自由

时间:2022年12月05日 编辑:新葡萄京娱乐场app 来源: 点击量:

  当下,有些人把实现财富自由当作体现人生成就、展现个人价值的奋斗目标。孔子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追求金钱和享受富足的生活,是人之常情,本没有错,但不能因此违背良知、践踏道德、破坏法纪,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失去人身自由!

  在新葡萄京娱乐场app移送地方监委调查的案件中,就有此类为实现不劳而获的“财富自由”,不惜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领导干部。他们妄想通过贪腐获得金钱、追求享乐,企图通过财富逞强示能、光宗耀祖……价值观的错乱让他们丧失了原则、放弃了立场,漠视道德与法律,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肆意顶风作案。扭曲的欲望和侥幸的心理让这类违纪违法呈现出几个特点:金额巨大化,一门心思挣快钱挣大钱,幻想一蹴而就;贪腐年轻化,30多岁的年轻干部占比增大;心态赌徒化,以“捞够就溜”的赌徒心理,肆无忌惮地疯狂攫取钱财;手段隐蔽化,妄图采取期权、代持资金等方式瞒天过海,在亏损项目中趁火打劫、浑水摸鱼,想以“天灾”掩盖“人祸”。殊不知,在信息和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蝇营狗苟的踪迹怎么可能掩盖得了?来历不明的钱财怎么可能隐藏得住?一旦被调查,将全部无处遁形。领导干部一定要处理好“君子爱财”与“取之有道”的关系,方可行稳致远、不断前行。

  只有思路正确才能看到本质,只有道路正确才能走稳走远。一旦思想上产生偏差、作茧自缚,行为上就会放浪形骸,底线也必将失守,前途命运就将改写,财富自由与人身自由更是无从谈起。各级领导干部真的要寻一僻静处,静思未来路,真真切切思考好自己的价值理念和人生态度,正确认识“财富自由”与“人身自由”、“前途”与“钱途”孰轻孰重。不要被一夜暴富的妄念欺骗而“走捷径”,不要因他人犯罪未被抓到也产生效仿的侥幸心理,要知道:不将辛苦意,哪得世间财。德不配位、财不配德,居之有之终皆失之,结果肯定是失去“人身自由”,身败名裂,影响三代。体现人生成就、实现个人价值不单是财富的积累,还有渊博的学识、优异的业绩、幸福的家庭以及社会贡献等等。要正确认知自己,摆正心态,找准定位,通过沉潜笃实的努力奋斗创造业绩、获得进步、增加收入,以合法的“财富自由”实现幸福的“人身自由”,才是正道。

  人不知敬畏,则胆大妄为。毛爷爷同志曾深刻论述:“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党纪法规看似冰冷无情,但时刻警醒大家抵御诱惑,约束大家不越雷池,保护着大家的权利和自由,犹如挡在悬崖绝壁上的一道护栏,实则是关爱和保护。领导干部对党纪国法要心怀敬畏,要看清利益诱惑背后的“阴谋诡计”,不要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蝇头小利所诱惑,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一旦吃了拿了收了,就有把柄在别人手中,将一直受人威胁、被人控制。如:某企业某项目部物机部部长,就是经受不住供应商的糖衣炮弹,逐步被“绑架”被“要挟”,逐渐同流合污,最后锒铛入狱。领导干部要多到医院、监狱、火葬场看看,就会熄灭心中“贪婪之火”,不要被人情世故所迫,不要生活在亲朋好友的“吹捧”“人情”之中,他们看中的是你手中的权力。再如:某企业某项目部经理和某企业某项目部党支部书记,他们过不了“人情关”、架不住“枕边风”,让亲戚在自己项目部做劳务分包,让朋友的、甚至自己的机具车辆租赁给项目部,最终导致自己受处分被撤职。对于手中握有“公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围猎”的风险时刻存在,对于“私我者”“畏我者”或“欲有求于我者”,一定要始终保持“广厦千间,夜卧六尺”的淡泊之心、“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律己之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懂得什么是“有所为”、什么是“有所不为”,在法规纪律的约束内工作和生活。

  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一些干部正是从一些“小礼小节”开始步入陷阱,从一些“习惯爱好”中堕落沦丧,从一些“无所谓”“不在乎”的散漫作风中被“苍蝇”盯上,就因为“一顿饭”“一瓶酒”“一条烟”的“小意思”而意思意思,日积月累,“小意思”变成了“大敞口”,变成了把自己推向深渊的一只只黑手。新葡萄京娱乐场app下属某企业原党委书记黄某某在狱中痛哭流涕的忏悔:“就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没有管住自己,导致后来愈发不可收拾!”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对自己的放纵与宽容,就是自甘堕落,自毁前程,就是对自己和家庭、乃至后代的不负责任;远离低级趣味、抵制腐朽思想、反对歪风邪气,就是成全自己、保护自己。对人对事对己一定要有严谨的态度、自律的意识,在物资招标、设备租赁、补充合同、物品采购、项目定价、收方计量、签订合同等清廉问题易发多发的工作中,一定要多想想前途、家人、自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在小事小节、一点一滴中约束自身行为,守牢红线底线。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持续高压反腐的形势下,走歪门邪道终将自食恶果,领导干部切莫为了实现所谓的“财富自由”,不顾党纪国法失去“人身自由”,悔不当初,只余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